关于小众化时代到来,企业怎么应对的思考
随着小众化市场的出现,中国的中小企业时代正式开启了。满足不同小众化市场的需求,更多的是靠差异化的产品,所以小众化市场的出现是中国中小企业腾飞的开端。而个性化是未来中国企业的发展趋势,当整个社会走向个性化消费的时候,将有很多小企业成为社会的明星。
企业集中精力关注某一个小众市场,根据这个小众市场的特殊需要去开发产品。那么对于广大的中国企业来说,如何做好准备,迎接小众化时代和个性化时代的到来呢?
选择目标市场,明确服务对象。
从大众化消费时代到小众化消费时代的转变,是从树立“为部分人服务”的理念开始的,过去很多人已经习惯了“为人民服务”,即把所有人都当成客户,以为某一个产品覆盖的客户群越大越好,其实不然。
市场营销的首要工作就是市场细分。那么,为什么非要进行市场细分?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细分市场的必要性:从企业的角度看,由于资源有限,其能力必然有限,只能有选择地去经营,所以如何选择、如何判断是企业的决策者面临的最大挑战;从消费者角度看,由于需求的差异化越来越明显,多样化、个性化成为很多行业的发展趋势,没有哪个企业能向所有的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产品与服务。因此,市场经济的第一课就是要学会“放弃”,而市场细分是决定放弃什么、保留什么的科学依据。
市场细分之后,就是在若干个小众化市场当中选出用户需求最强烈、购买动力最大并与本企业的特长最吻合的目标市场。这样就能分辨出谁是第一目标用户群,谁是第二、第三目标用户群,进而总结出这些目标用户“非买不可”的理由和原因,实现市场机会与企业实力的平衡,更有效地制订市场战略与竞争战略。
发现潜在需求,完整产品制胜。
要想出类拔萃,必须与众不同。如果一家企业没有什么与众不同的产品,只会抄袭与模仿,他就不可能出类拔萃。而要做出与众不同的产品,就要问自己,我们擅长什么?有什么独门绝技?有哪些资源?我们打算与其他品牌有什么区别?我们花了多少时间和精力研究目标客户?这些都是走向成功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所以中国企业在未来20年必须走完整产品的差异化之路,否则只能停留在微笑曲线的最低端,赚取微薄的利润,给全世界打工。
那么,如何才能发现客户的潜在需求,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呢?那就是产品创新。
产品创新必须做三件事。第一件事:走访现有的消费者,了解其购买产品后哪三个方面不满意;第二件事:走访那些有需求却没有消费的人,了解为何没有消费,他们担心什么?顾虑什么?害怕什么?第三件事:走访那些自认为没有需求的人,了解其为何觉得没必要买?他们是怎么看待同类产品的?有了上述问题的答案,就找到了产品创新的源泉。
立足客户需求,激发客户共鸣
在大众化消费时代,企业追求的往往是知名度,因为不同企业的产品都差不多,所以用户看谁知名度高就买谁的;而在小众化消费时代企业追求的是忠诚度,只要能把某个特定的消费群体牢牢地吸引住,让他们有归属感,就很容易取得成功。苹果的iPhone、iPad等产品就是非常成功的范例,苹果用户对苹果公司的忠诚和热情,几乎到了宗教狂热的境界。这凸显了品牌的重要性。
品牌建设是企业战略的延伸,是为企业战略服务的,如果一个企业连真正意义上的战略都没有,连清晰的品牌定位都没有,品牌建设就无从谈起。一个没有内涵的品牌是没有生命力的,是难以经受市场考验的。
进一步地,品牌的价值体现在哪里?品牌建设的目标是什么?一句话,那就是要成为目标客户的首选,即当消费者想买某一类产品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某个品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想办法把品牌的差异化定位植入消费者的长期记忆中,令他们挥之不去,将来一旦有需求,马上就想到了某某品牌的特征。唯有这样,企业才能有立足之地,才能赚钱。
避开正面冲突,实施蓝海战略。
很多人都听说过蓝海战略,但是在中国真正付诸实践的却寥寥无几。为什么呢,很多人其实还没有真正地看懂、看透蓝海战略的实质。实施蓝海战略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要深刻理解小众化市场的概念。蓝海战略追求的是“高价值、低价格”,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鱼与熊掌兼得”。要想做到高价值低价格,必须明确产品的差异化特征,强化优势、弱化缺点、加强创新、删繁就简。根据得出的结论,做出企业的战略布局图,即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看看客户有哪些选择,每个选择的利弊各是什么。
那么如何发现蓝海机会?不妨从四个角度入手。第一,减少竞争对手。避免正面冲突,想尽一切办法,减少现有的和潜在的竞争者。第二,开发潜在客户。通过了解现有产品的不足,掌握潜在客户没有加入消费的原因和顾虑,激发潜在消费者的动力。第三,产品与众不同。要非常清楚、非常理性地告诉消费者,产品的独特之处是什么,比其他产品好在哪里,提供了什么与众不同的价值,必须让客户很容易感觉到。第四,有独到的价值诉求。要给消费者一个充足的理由,在众多同类产品中为什么非要买你的。这样才能在微利时代获得较高的利润。
勇于否定自己,实现鹰的重生。
中国企业要想把握未来十年的市场机遇,成为小众化时代和个性化时代的佼佼者,就必须勇于否定自己过去的成功,唯有这样才能超越自我。简单地抄袭、复制其他企业的产品是最愚蠢的做法,会引起市场混乱,甚至引来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任何方面都要自力更生,而是有选择地去模仿,并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从抄袭到超越。
中国企业在制度上可以借鉴甚至复制国外成熟企业的做法,在管理上可以借鉴或者复制优秀企业的体系,根据本行业、本企业的特征做些微调即可。尤其是对中小企业来说,并不具备规模经济效益,所以靠同质化产品去竞争是“下下策”,唯有在完整产品的差异化上做文章,形成自己的个性与特色,才能避开与大企业的正面冲突,找到属于自己的蓝海。
总之,中国企业要想在未来10年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选定小众化市场,走产品的差异化之路,回归市场营销的本质,为迎接个性化消费时代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