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优秀的企业管理者

1、我们能从普通员工被提拔到管理岗位上,一般都是因为我们超预期地完成了领导交办的任务。

但走到管理岗位上后,你可能发现情况就有所不同了,不再是机械的执行,而是有谋而动、三思而后行。同时还要逐步适应资源短缺,即:学会在资源短缺的情况做成事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己想方设法办成事、“无中生有”干成事。

2、俗话说得好:屁股决定脑袋,位置决定想法。从不同的角色利益出发看待同一件事,它的结论是不同的,因为他受制于自身位置和信息的局限。如果你能换位思考,就有利于培养自身的大局观,这主要是拉高自己的思考层次,即:站在更高位置思考问题 ,高看自己一格;站在更宽角度思考问题,体会别人做法;唯有此,才有可能在自己的思想深处形成大局意识。

3、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什么都事必躬亲的话,只会分散你的注意力,导致在不是最迫切最重要的事上投入过多的精力,反而在重要的节点上却缺少关注了。只要不是必须自己做的工作(首次打板做样也很重要),都尽量授权给下属去做,也是给下属锻炼的机会。这不是简单的一放了之,而要学会聪明放手,即:敢于授权,而且能知人、善用、授好权 ,把握好授权给谁放权到哪个程度。

4、国企一般都是威权型管理者,而民企最需要的则是威信型管理者。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不能完全靠那一纸任命书。

这里再把几种类型的管理者作一罗列,以便于我们融会贯通。

A、专业型。这种类型的管理者,要求立即服从、说一不二。他做的决策,团队成员必须无条件执行,即便团队成员有想法,他也会通过命令和强硬的方式,让他们服从自己。

B、权威型。“权威型”管理者强调最终的目标,但他们不会追问员工如何达成这一目标,而是让每个员工都知道他在这个团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给员工充分施展自己的机会。

C、关系型。“关系型”管理者致力于培养良好、亲密的团队关系,他们的理念是以人为本,擅长用赞扬和鼓励的方式去跟员工进行交流沟通。

D、民主型。“民主型”管理者在乎员工的参与感,希望他们发表自己的建议,甚至在决策中扮演一定的角色。

E、领跑型。“领跑型”管理者会设定一个比较高的标准,然后亲自示范,并要求员工依照此种方式来操作。

F、教练型。“教练型”领导风格不会直接创造业绩,但能通过育人为公司业绩作出贡献。

此外,作为管理者,还需要明白一个道理——最有成效的管理者,并不仅仅依靠一种管理风格,他们会因时制宜,在运用权力中采用多种管理风格,其管理方式的切换,自然妥帖、不着痕迹。

管理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所以管理中的不完美和缺憾都属正常,但老是犯低级错误或逻辑性错误、常识性错误就实属不该了,因为“管理”看似玄妙,实则有理可循。

     何  潺         

 2022年3月24日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技术支持: 达州联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案号:20210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