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相互注重贡献 才能实现共同目标
任何商业企业都必须建立起真正的团队,并且把每个人的努力融合为一股共同的力量,充分发挥团队精神。企业的每一个成员都有不同的贡献,但是所有贡献都必须是为了实现企业共同的目标。
1、有效的管理者,必须重视贡献
有效的管理者一定要把注意力放在贡献上,并且要懂得将自己的工作与长远目标结合起来。他常常会问:“对我所服务的机构而言,在绩效和成果上,我能做什么贡献?”他强调的是责任。
但是,大多数管理者都很难做到这一点。他们重视勤奋工作,但却忽略取得的成果。
常常令他们耿耿于怀的是:所服务的组织和上司是否亏待了他们,是否应该为其认真工作。他们会抱怨自己没有职权,这种情况会导致他们做事根本没有成果,也就是没有所谓的有效性。
只有重视贡献,才能使管理者的注意力不为其自身的专长所限制,也不被其自身的技术所约束,也不为其自身所属的部门所局限。
只有注重贡献,才能看到整体绩效,同时也才能使管理者更加重视外部世界,而不是把目光仅仅局限在组织内部。
只有外部世界才是产生成果的地方,所以,他会考虑自己的技能、专长、作用,以及所属单位与整个组织及组织目标的关系。唯有如此,他才会事事都想到顾客、服务对象和“病人”。
事实上,一个组织之所以存在,不论其产品是有实体特征的商品、政府的服务,还是健康医疗服务,最终总是为了顾客、为了服务对象或者是为了病人。
因此,重视贡献的人的所作所为,包括做事的内容和方式,可能会与其他人迥然不同。
举个例子:
某医院新任院长在召开第一次院务会议时,自以为这样一件棘手的事情经过讨论,已经获得可以使大家都满意的解决办法了。
但这时忽然有人提出:“这种办法能使布赖恩护士感到满意吗?”这个问题一经提出,会议中马上又引发了激烈的辩论,正反两方都各不相让。直到另一个更为积极的解决办法研究出来为止。
这位新任院长当时颇为愕然,后来他才知道,布赖恩过去曾是该院一位资深护士。她本人并没有什么特殊才能,甚至连护士长都没当过。
但是,每次院中对病人护理的事情做决定时,布赖恩小姐都要问:“我们对病人是否已经尽了最大努力?”凡是布赖恩小姐负责的病房中的病人,都痊愈得特别快。
因此,许多年以来,在这家医院中,人人都知道了所谓“布赖恩原则”,那就是:凡事都必须先自问:“为了贯彻本院的宗旨,我们是否做出了最大的贡献?”
虽然布赖恩小姐早已在10年前退休了,但她所制定的标准却一直流传至今,为医院中的同事所信守。
对于贡献的承诺,我们可以理解为对有效性的承诺。没有这项承诺,管理者就等于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这必将有损于其服务组织的利益,也必将有损于其同事的利益。
2、不重视贡献,制度再多也没用
一位在工作中以贡献为重的管理者,通常期望其下属也能以贡献为重。
他们会向组织内部的人员(包括他们的上司、下属,特别是其他部门的同事)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了帮助你为组织做出贡献,你需要我做些什么贡献;需要我在什么时候,以什么形式,用哪种方式来提供这些贡献呢?”
管理的本质,就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和释放他人的善意。
如果每个人都已经把重视贡献养成了一种近乎天性的习惯、一种潜在的意识,则他们的协作肯定不会出现问题。
反之,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则即使有最完善的制度、各式各样的委员会、会议、通告、命令,也仍然不可能形成有效的横向沟通,也不可能自然地形成一个以正确的任务为中心的工作团队。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